您现在位置: 网站首页 / 中医文化 / 中医保健

霜降 | 中医教您巧养生,舒服过秋冬

发布时间:2024-10-23 来源: 浏览:625 次
【字体大小:

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

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

早晚温差增大

在中医养生中

霜降时节应注意调养身体

做好“霜降三防”

预防疾病 

PART 01[滋阴润肺防秋燥]秋燥是整个秋天的特点,到了秋天,我们能感觉到天气更加干燥了,很多人出现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结等现象。这都是燥邪容易耗伤津液的特点导致的。这时候我们就要滋阴润肺,要防秋燥,饮食上记住八个字“少辛增酸,滋阴润肺”。同时,少吃生姜、葱、蒜、胡椒、香菜、辣椒等辛辣食物,适当吃点酸,可防止气散,收敛补肺,生津止渴,可防秋燥。饮食上除了我们熟知的百合、银耳、梨、麦冬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外,我们需要适当多食温润之品,比如板栗、莲子、山药、无花果等等,以补脾胃、润肺肠、防秋燥。 

PART 02[增添衣物防寒凉]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,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。“气当霜降十分爽,月比中秋一倍寒”。这个节气我们不再适合“秋冻”,而是要防秋寒。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,特别是老年人极易患上“老寒腿”等毛病,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 

PART 03[调整心情防秋郁]霜降过后,草木枯黄,落叶缤纷,万物萧瑟,这种肃杀的景色容易让人患得患失,情绪低落抑郁,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。 因此要注意防秋郁,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保证充足的睡眠,趁着秋高气爽,登高望远,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,调好心情防悲秋。

养生食谱推荐

1、白果萝卜粥 

【材料】萝卜、白果、糯米、白糖各适量。【制作】萝卜洗净切丝,放入热水焯熟备用。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,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,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。【功效】固肾补肺,止咳平喘。 

图片1.png 

2、花生米大枣烧猪蹄 

【材料】猪蹄1000克,花生米(带皮)100克,大枣40枚,料酒25克,酱油60克,白糖30克,葱段20克,生姜10克,味精、花椒、八角、小茴香各少许,盐适量。【制作】1.花生米、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、浸润;2.将猪蹄出毛洗净,煮四成熟捞出,用酱油拌匀;3.锅内放油,上火烧七成热,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,放在炒锅内,注入清水,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、大枣及调料,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。【功效】滋补肾阴,补血益气。 

图片2.png

3、川贝冰糖炖雪梨 

【材料】川贝母5-8颗、梨1个、冰糖4-6颗。【制作】梨削皮后从顶部的三分之一处切开,用勺子将梨核抠掉。川贝母捣成粉末状,连同冰糖一起放入去核之后的梨洞里。将之前切下的梨的上三分之一部分盖回去,并用牙签固定,放入碗中,待蒸锅上汽后,将碗放入锅中,中小火蒸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。【功效】川贝炖雪梨不仅口感细腻,味道香甜,还有润肺、止咳、化痰、平喘等功效,特别适用于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。川贝能化痰,消除肺燥肺热,雪梨同样能润肺缓解秋燥,醒酒降火,化痰止咳。 

图片3.png

霜降导引与刮痧

【金水相生,勤练两手攀足式】 

 图片4.png

霜降时节,天渐寒,霜始降,秋风急,木叶黄。大自然之阳气逐渐收敛并藏匿起来,对于人体而言,金水相生,导引、养生、保健的重点也从肺逐渐加入了肾的练习,以与天地之气相应。专家建议,可以做两手攀足式的练习。两手攀足,手(阳)足(阴)相接而阴阳相交、心肾互补;俯身拔脊、伸展腰腿,则可柔筋、健骨、壮腰、补肾、益肝,延缓衰老。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肾腰、少林易筋经的掉尾势、十二段锦的俯身攀足式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功法,可以互参共研。  【止咳妙穴,就数孔最】 

图片5.png

霜降凉燥易伤肺致咳,谭超副教授推荐一个有良好止咳效果的穴位——“孔最穴”。孔最穴位于小臂内侧,腕横纹以上7寸的地方。它是手太阴肺经的郗穴,郗治急症。可以用两横指连续敲打孔最穴200-300次,或者在孔最穴局部刮痧,起到疏通经络止咳的目的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